臺風,作為大自然中極具破壞力的天氣系統,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關注。而超強臺風 “燦都” 的出現,更是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其強大的威力和復雜的路徑,給所經之地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和潛在威脅。
在 2010 年,臺風 “燦都” 于 7 月 19 日生成,21 日凌晨加強為強熱帶風暴。21 日 05 時其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東南方大約 320 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預計以每小時 15 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還將有所加強,逐漸向海南萬寧到廣東陽江一帶沿海靠近,并于 22 日 13 時 45 分在廣東省湛江吳川市吳陽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12 級,達到 35 米 / 秒(相當于 126 公里 / 小時)的風速。隨后,19 時在廣東湛江廉江市境內減弱為強熱帶風暴,20 時進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境內。23 日 17 時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減弱為熱帶低壓,20 時停止編號 。此次 “燦都” 具有近海加強、路徑曲折、風雨猛烈、影響面廣的特點。受其影響,湛江、茂名、陽江西部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最大雨量出現于湛江東海島,達到 280.4 毫米,湛江市坡頭鎮 24 小時降水也達到 200 毫米以上。
時間來到 2021 年,第 14 號臺風 “燦都” 于 9 月 7 日 8 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生成后一路強勢發展,給多地帶來了嚴重影響。據中央氣象臺預報,9 月 12 日 18 時,“燦都”(超強臺風級)中心位于浙江象山偏南方約 430 公里的東海南部海面上。預計,“燦都” 將以每小時 25 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13 日早晨到中午在浙江舟山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38 - 45 米 / 秒,13 - 14 級,臺風級或強臺風級),或擦過舟山近海進入杭州灣,14 - 15 日將在杭州灣附近海面或地區回旋少動,16 日開始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受 “燦都” 影響,11 日下午至 17 日,巴士海峽、臺灣以東洋面、臺灣海峽、東海及釣魚島附近海域、黃海南部及臺灣島沿海、福建中北部沿海、浙江沿海、上海沿海、江蘇沿海、杭州灣、長江口區先后有 8~11 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 12~14 級、陣風 15~16 級。同時,臺灣島及浙江、上海、江蘇等地陸續出現強降雨天氣。12 日至 15 日,浙江中東部和北部、上海、江蘇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到大暴雨,浙江東北部、上海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
面對來勢洶洶的臺風 “燦都”,相關地區紛紛采取應對措施。在 2021 年,浙江海事局于 9 月 9 日啟動海上防臺 Ⅳ 級應急響應;寧波市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于 10 日 14 時啟動海上防臺風應急響應;嘉興市氣象臺在 9 月 12 日 10 時 20 分發布臺風黃色預警信號 。上海在 9 月 12 日晚 6 點,將臺風藍色預警更新為黃色預警。為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各地積極組織人員轉移、船只回港避風,關閉景區、學校停課、部分交通停運等。例如,浙江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在 9 月 12 日上午 8:30,共計取消當天航班 41 架次;長三角鐵路從 9 月 13 日起調整列車運行,杭甬高鐵、杭深線寧波至溫州段、金臺鐵路等線路停運 ;上海迪士尼樂園、迪士尼小鎮和星愿公園于 9 月 13 日、14 日暫時關閉;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在 9 月 13 日部分時段大量航班取消 。
臺風 “燦都” 無論是在 2010 年還是 2021 年,其登陸地區主要集中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從海南、廣東到浙江、上海等地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地區在面對臺風時,應不斷總結經驗,加強預警監測,提升防范能力,完善應急響應機制,最大程度降低臺風帶來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公眾也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相關部門發布的信息,積極配合做好防范工作,共同應對臺風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