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 明星 > “拿得起 放不下”黃磊一句話中道出中國式父母的無奈

          “拿得起 放不下”黃磊一句話中道出中國式父母的無奈

          2018-05-02 11:33:00 來源:中國網

          5 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少年宮;7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奧數班;15歲:孩子,我給你報了重點中學;18歲:孩子,我給你報了高考突擊班;23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公務員;32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名去相親。

          節目中 黃磊和嘉賓們聊天

          最新一期播出的《向往的生活》中,黃磊和嘉賓們飯后閑聊,提到自己有一次抱女兒多多回房睡覺,發現,把孩子抱起來,雖然比較重,但還好,可是放下的那一刻,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情,好像都很難。

          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 ,黃磊在節目中提到,自己的父母也是,不愿麻煩自己,而自己呢,又重心全在孩子身上;初為人父的張杰表示,“我現在應該珍惜抱她的時候,因為以后我抱不了她了”;金玟岐則分享了自己父親住院,直到要親屬簽字沒辦法才通知自己的傷感經歷。關于父母,對于孩子,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都是生活之重。

          中國式父母 愛的太沉重

          突然想起,中國式父母,這一詞條,據百度百科解釋,中國式父母是指中國的大部分父母都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而在教育過程中又存在過分溺愛、心靈施暴等特點。

          你身邊有這樣的父母嗎?口口聲聲說,孩子,我愛你,我希望你身體健康,開心快樂就好,可是,好像,孩子沒有了業余時間,報的那些興趣班,絕大部分都是父母意愿,好像,孩子的未來,是你想的樣子便是順遂,不是,則是不孝。好像,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給予了自以為能給的所有,實則,可能連孩子真實地想法都無從知曉。

          開頭這段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開始了各種“操心”,孩子不好好睡覺怎么辦,長得不高怎么辦,上學讀什么學校,要學個什么樂器,去哪個國家留學,回來從事什么工作,找個什么樣的另一半……

          其實,這些沉重的愛,何嘗我們這輩父母們所缺失的,他們的童年因為當時社會的生存條件等原因,根本沒有過所謂的“選擇”,于是乎,想把自己覺得最好的,卻又是沒有得到的過,都給到自己的下一代。

          在浙江杭州,四月中旬結束的民辦小學招生時期,多少父母徹夜排隊等候,網上更是曬出了許多入取的加分條件,例如,父母有一方是全職帶娃,也有些奇怪的扣分項,例如父母太胖的不要……參加學習的是孩子,可是考的儼然就是父母。

          我們說,付出總會有回報,于是,在父母與孩子這一對關系上,也成熟運用,既然我作為你的爸媽,已經付出了這么多,你怎么可以不好好學習,不好好成才,不好好聽話來回報我們呢?

          “我起初確實害怕離婚,怕對孩子不好,可后來,我卻義無反顧的選擇離婚,并很快重拾生活。”一位80后的母親如是說:“其實,所謂的為了孩子好,湊合著的婚姻,夫妻生活,孩子能感受到,她需要的是愛,你自己過得怎么樣,很大程度上,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觀念包袱重 現實壓力大

          學校門口,可以看到,很多接送孩子的都是老人,對于孫兒輩的照料,老人們何其用心。

          在國內的養老機制并不十分健全時,父母將全部資源和財產傾注于孩子身上,就會不自覺的產生“子女理所應當贍養父母”,包括經濟資助、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等方面。

          從傳統來說,老觀念始終存在,“養兒防老”是中國人一慣的說法,大多數的人這么想的,也是這么踐行的。

          現下所謂的“空巢”老人,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輩一代大半輩子在集體主義高于一切的計劃經濟時代中度過,晚年卻進入了觀念與物質生活顛覆式的現代生活,這種“斷裂”造成了他們現在的內心的“空巢”——毫無個人生活,仍想大包大攬,從身到心無界限地占有孩子的生活,以此當作自己的生活的價值。

          回歸前面的種種,圍繞著終極目標,老人們開啟了細水長流的“付出”模式,我養育你,培養你,幫助你,我老了,你陪伴我,照料我,最后,送走我。好像,誰也沒有規定,但一代代循環著,不成文,卻成禮。

          其實,所謂的中國式父母,相對應的就是國外了,國外的親子關系似乎沒有那么緊密,相應的,夫妻關系,才比較重要,最終陪伴的是自己的另一半。孩子,在有自給自足能力后,就會有自己的空間和生活,父母不干預孩子,孩子不叨煩父母,倒也簡單。

          對于成功的標準太過單一

          父母給孩子打電話,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作業寫完了么?是不是又去哪玩了?是不是又看電視了?

          甚至,父母心中好孩子的標準都是一樣的,從小聽話,成績優秀,考個好大學,畢業后有個體面的工作,然后找個父母喜歡的對象結婚,盡快讓父母抱孫子。

          我們從小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我只想說,我們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生活,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別人的行為評頭論足。

          “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對2至5歲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追蹤觀察到青春期。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獨立自主。而后者僅有26%的人能后獨立承擔責任。”——搜狐網

          好孩子的標準無形中扼殺了他們的創新力,整個民族的創新意識薄弱,創新能力滯后。

          為了這一所謂的好孩子標準,父母們各顯神通,以“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為口號,付出著自以為是的“付出”。

          于是乎,閉環形成了,我為你付出了那么多,為何你還不能好好的,終于,你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我還是鞠躬盡瘁,照顧你的孩子,因為你要工作養家,剩下的我來,好了,我都一輩子為了你了,那么,我老了,你就應該要對我好好的……

          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孩子

          其實,作為子女,也作為人母,明知道這樣的現象,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也通過自己的方式,企圖說服父母,放下一些,放手一些,卻也無法完全改變,只能希望一代比一代有所改善。

          很喜歡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這首《論孩子》,關于孩子與父母的關系,有著很精辟的論述: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望所生的兒女。

          他們經由你所生,但不是從你而來,

          雖然在你身旁,卻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他們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蔽護他們的身體,而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你夢中也無法企及的明天。

          你要向他們學習,而不是使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在昨日留連。

          你是弓,孩子是從你弦上發射而出活生生的箭。

          弓箭手望著永恒之路上的箭靶,

          他會施全力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你們欣喜地在弓箭手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既愛飛翔的箭,也愛靜止的弓。

          單品搭配 技巧搭配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方式 | 撤稿聲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末成年女A∨片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asmr国产一区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12p|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 国产精品资源一区二区|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